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
產品分類
聯系我們
- 嘉祥長城雕刻有限公司
- 電話:13791739397
- 傳真:0537-6855252
- 郵箱:13791739397@163.com
- 網址:-
- 地址:嘉祥縣長城雕刻廠
南京中山陵石牌坊博愛牌坊制作傳說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4-04-02 17:52:19 閱讀:12569
南京中山陵石牌坊博愛牌坊制作傳說研究
中山陵是我國偉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的陵墓,位于中山門外紫金山中部的小茅山南麓。它東鄰靈谷寺,西鄰明孝陵,崗巒前列,屏障后峙,氣象萬千。遠遠望去,藍白相間的陵墓建筑群鑲嵌在郁郁蔥蔥的綠色海洋中,猶如一口碩大的自由鐘,氣勢雄偉,寓意深刻。
中山陵的地址是孫中山先生生前親自選定的,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先生病逝于北京,根據孫中山先生的遺愿,國民黨中央委員會決定為其在南京鐘山建陵。1925年4月成;籌備處,登報向海內外懸獎征求陵墓設計圖案。4個月內,共收到應征圖案40余種,經評選,決定采用呂彥直的設計圖案“作為中山先生陵墓圖案,并請呂君為建筑師,主持計劃建筑詳圖及監(jiān)工事務”。
時年僅32歲的年輕有為的建筑設計師呂彥直在此后的3年多時間中,披星戴月,嘔心瀝血,用自己的生命建造成了這座形勢和氣魄都極似中山先生氣概及精神的中山陵,被譽為中國建筑吏上的“第一陵”。在1929年6月舉行孫中山靈樞奉安大典的前夕,1929年5月,呂彥直因操勞過度與世長辭,巍峨的中山陵,成了他生命和才華的結晶。
整個中山陵的建筑設計蘊含著極其深刻的意義,其平面呈木鐸形,其含意是“木鐸警世”,體現著孫中山先生一再強調的“現在革命尚未成功,”深知欲達到此目的,必須喚起民眾的警言。而巍然聳立于陵門前的石雕“博愛,”牌坊制作的工藝,更是體現了孫中山先生“民族、民生二民權”的“三民”主義思想。該石牌坊位于中山陵墓道的入口處,是一座四柱三間三頂的沖天石牌坊,用花崗石建成。
牌坊制作高12米,寬17.38米,由四根八角形大立柱和六道額坊連接而成,石牌坊頂覆藍色琉璃瓦,四根沖天立柱高出檐頂,柱頂為毗盧帽狀,柱腳前后夾抱鼓石,柱根是長方形須彌座大枕石,坊柱上部和額仿上雕有云朵、蓮瓣等紋飾。牌坊制作的明間正面坊額匾額上刻有“博愛”兩個鎏金大字,為孫中山先生手書,故此坊被稱為“博愛坊”?,F在“博愛牌坊”已成為中山陵的象征,成為受世人瞻仰的重要歷史人文景觀。
不過,民間傳說“博愛坊”的建造并非一帆風頃,中間曾發(fā)生過一個小插曲。凡四柱三間的牌坊,按規(guī)矩都是兩根中柱長,兩根邊柱短,而“博愛坊,,不知是何故,是設計者一時疏忽還是其他原因,其坊柱不是二長二短,而是三短一長,坊柱的左第二根也即左邊的中柱也是短的,顯然設計有誤。事情發(fā)生后,設計者擔心蔣介石會加害他而躲避,后來蔣介石果然下令通緝他。這時,幸虧孫科出面主持公正,說:既是建造中山先生倡導的“博愛,,牌坊,那設計者只是一時疏忽犯了個小錯誤而已,其過之致死嗎?
蔣介石這才罷休放過了設計者。這一民間傳說是否確有其事現在無從查考,但是,“博愛坊”的左邊第二根坊柱,其頂部確實是接上去的,其接痕清晰可見,這是入人可以看到的不爭的事實。大概正是因為有了這道在“博愛坊”如此重要、如此莊重的石雕牌坊制作上本不應該有的明顯接痕;民間才有了上述這樣的傳說。這道接痕無疑給后人留下了諸多遐想。
作者:歐陽廣彬 @嘉祥縣長城石雕廠 本文修訂 于 2016-10-23
版權屬于:神畫石雕有限公司-專業(yè)的石牌坊廠家(http://m.zzakm.com/)
版權所有:轉載時必須以鏈接形式注明作者和原始出處及本聲明
其他人閱讀了:
小區(qū)設計為什么喜歡石牌坊的造型
上一篇:石雕公司介紹_石雕廠制作理念
在線留言
留言記錄
-
暫無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