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
產品分類
聯系我們
- 嘉祥長城雕刻有限公司
- 電話:13791739397
- 傳真:0537-6855252
- 郵箱:13791739397@163.com
- 網址:-
- 地址:嘉祥縣長城雕刻廠
寺院石經幢,五臺山唐代石經幢的雕刻樣式
發(fā)布時間:2014-04-21 08:01:06 閱讀:5319
寺院石經幢,五臺山唐代石經幢的雕刻樣式,石經幢是佛教弘揚佛法的一種器物。最初的經幢樣式是在高桿之上掛上各色絲絳,絲絳上都書寫著佛經,供佛家弟子念誦。經幢隨著佛家的不斷傳播,經幢的樣式也在不斷變化,從木質逐漸向石質演變。石經幢喇嘛塔石雕圖片,以及經幢在漫長的歷史演變過程中,石經幢的樣式形狀逐漸完美,作用也被逐漸放大,成為佛教寺院中不可或缺的一種具有無邊法力的標志性建筑。
如佛教寺院石經幢的中國化等。五臺山五臺縣豆村的佛光寺,寺內現存的唐代石經幢是唐代的代表,高4.5米,最下層為須彌座,上承第一段八角形幢身,幢身上刻陀羅尼經及立幢八名,再上層為平置的八角華蓋,八角皆刻垂幔,垂綏,八角各伸出獅頭銜纓絡。華蓋上面是此幢的第二段幢身,也是八角形,但比第一段細小,上面承托八角攢尖層蓋的幢頂,頂層是雙重蓮花托著寶珠。可以看到石結構對木結構的模仿,用浮雕來表示華蓋、垂幔的示意,經文的石刻,滑蓋之上雕刻得輕巧秀麗,華蓋之下則雕刻得穩(wěn)重,厚實,比例恰當,繁簡適度,與唐代建筑石雕造型比較大氣,氣質簡譜,宋代比較華靡。佛光寺東大殿前的唐代石經幢,造型簡潔,質樸,形式較為特別,幢身平面為八角形,須彌座用覆蓋形式幢身,中段有仰覆蓮瓣捆束,上層華蓋,頂層刻有“阿育王”像,具有極高藝術價值。佛教石經撞-寺院雕刻石塔佛塔雕飾,唐代藝術創(chuàng)作環(huán)境相對比較自由,藝術家可以釋放藝術的天賦,留下了不少經典作品。
尊勝寺內現存的這兩座石經幢,雖是寺廟的附屬建筑物,但它雕刻藝術高,史學價值大。它是尊勝寺興衰歷史的寫照,是五臺山佛教文化發(fā)展的見證。經幢作為佛教的產物,在取材于佛教題材的同時,又富有鮮明的時代特征,是研究佛教藝術發(fā)展史不可忽視的組成部分。
版權屬于: 嘉祥縣長城石雕廠
版權所有。轉載時必須以鏈接形式注明作者和原始出處及本聲明。
其他人閱讀了:
上一篇:石雕貔貅有公母之分
在線留言
留言記錄
-
暫無數據